财经学院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0-08-13 09:16 作者:财经学院 张雪萍/编辑 王锟 编辑 党委宣传部 访问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将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发挥实践育人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按照学院团委统一部署,8月1日至5日,财经与旅游学院在张雪萍、赵盼盼两位老师的带领下,组建“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和“万名学子扶千村”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康市紫阳县及我院“两联一包”对口帮扶村——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202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活动——8月1日至4日,实践团成员深入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紫阳分中心、紫阳县梁营村、焕古镇人民政府、半亩茶园以及焕古庄园等相关单位及当地知名的茶园、茶厂进行考察,通过访谈调研等方式,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未来发展方向,深度挖掘茶产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茶产业链在紫阳县脱贫攻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产业扶贫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万名学子扶千村”助力脱贫攻坚专项活动——8月5日,实践团前往我院“两联一包”对口帮扶村——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院驻村扶贫干部刘智鑫、杨岁合、程建卫三位老师亲切接待了实践团成员,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并且分享了自己的扶贫故事。座谈会结束后,在三位扶贫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当地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考察,并为贫困户送去了防暑用品。通过和农户交谈,让同学们倾听最真实的脱贫声音,感受最实在的脱贫成效。扶贫工作不是朝夕之功,“乡村振兴”也绝非只是口号。此次香山村之行,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艰辛,但也看到了扶贫工作的成果,感受到村民生活得到改善与关怀后的感激。最为重要的是团队成员在用自己的行动助力扶贫,为乡村振兴尽上绵薄之力。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访村干部和人民群众,使学生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志愿服务政策宣讲以及乡村振兴调研工作,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锤炼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真本领,不断提高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素质和能力。